9月,第十三屆立邦 “未來之星” 青年設計師大賽校園系列活動在上海、北京、廣州、杭州四城順利開展。活動走進上海大學、中央美術學院、華南理工大學三所頂尖設計學院,舉辦三場校園論壇。同時帶領浙江大學、浙江理工大學、中國美術學院的學生們走出校園,將課堂搬進產業現場,以“校內論壇+校外實踐”雙軌模式為設計學子帶來行業前沿洞察與沉浸式實踐體驗,也為大賽后續作品征集注入活力。
本屆立邦“未來之星”校園系列活動走進上海大學、中央美術學院、華南理工大學三所頂尖學府,
與學子們展開深度交流
校內論壇:多維對話,碰撞設計思想
校內論壇聚焦 “材質創新”、“本土互文”、“長期主義” 三大前沿方向,精準呼應學界與產業界的共同關切。論壇邀請徐迅君、張家晶、何崴等知名建筑師與學者組成導師團,從理論與產業應用雙維度分享,建筑紀錄片制片人朱麗康主持,引導現場思辨對話,確保知識傳遞既有深度,更具實踐價值。
知名建筑師與學者組成導師團,建筑紀錄片制片人朱麗康主持引導
論壇現場特別設置 “同輩激勵” 環節,往屆 “未來之星”獎項得主及 AYDA Awards 獲獎者親臨現場分享經驗。AYDA Awards 金獎得主、廣州美術學院黃凌華同學表示:“‘未來之星’是一次難得的平臺,讓我能與行業頂尖智慧直接碰撞。在這里,我真切體會到專業、嚴謹與負責任的設計精神。只要參與其中,無論是專業能力還是行業視野,都能得到實實在在的提升。” 平等開放的交流氛圍,讓學子們既能攝取導師的專業知識,也能從同輩經歷中收獲前進動力。
AYDA Awards 金獎得主、廣州美術學院黃凌華同學分享參賽經驗
校外實踐:沉浸體驗,搭建產學橋梁
除了校園內的思想交流,兩場 “出校園” 活動將課堂搬進產業現場。在杭州青山村融設計圖書館,學生們在知名設計師張雷帶領下走進材料實驗室,親手觸摸、打磨不同質感的材料,探索編織技藝,還通過團隊合作設計創意工作坊交流,接受導師即時點評,直觀感受材質如何轉化為空間語言。
在杭州青山村融設計圖書館,學生們在知名設計師張雷的帶領下走進材料實驗室
在立邦建德工廠,學生們近距離參觀自動化生產線,更親身穿上工作服,體驗質感外墻噴涂工藝。現場有學生感慨:“當我觸摸到那些樣板,感受其真實肌理時,突然意識到材料不是設計的終點,而是起點。空間塑造、氛圍營造,最終都要通過這些真實材料傳遞,這種體驗是在校園里埋頭苦讀無法獲得的。” 兩場實踐活動將產業一線場景轉化為生動課堂,搭建起設計創意與產業實踐的橋梁。
在立邦建德工廠,學生們親自體驗立邦魔術漆,并穿上工作服體驗涂裝工藝
持續賦能:深化產教融合,助力設計成長
本屆校園活動在規模、深度與資源上全面升級,讓學生實現從 “知道” 到 “體悟” 的認知跨越,為創作更具洞察力的參賽作品奠定基礎。與業內專家、杰出前輩及跨校同儕的交流,也開闊了學子設計思路,積累了寶貴資源,踐行了立邦 “未來之星” 大賽為青年設計師提供全方位成長支持的承諾。
立邦將繼續深化產教融合,搭建教育與產業間的堅實橋梁,助力中國青年設計人才成長。目前,第十三屆 “未來之星” 青年設計師大賽作品征集仍在火熱進行中,期待懷揣創意與熱忱的設計學子,共同邁向設計新征程。
免責聲明:市場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此文僅供參考,不作買賣依據。
關鍵詞:
版權與免責聲明:
1 本網注明“來源:×××”(非商業周刊網)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。
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,文責自負。
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,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4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。